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春宫曲
王昌龄
昨夜风开露井桃,
未央前殿月轮高。
平阳歌舞新承宠,
帘外春寒赐锦袍。
朱隐山解读
王昌龄是盛唐诗人,早年贫贱,从事农耕,又曾赴西北边塞,而立之年举进士第。他和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当世著名诗人都有交情。他留存于后世的作品以五古、七绝为主,集中于离别、边塞、宫怨等题材,质量极高。这首《春宫曲》正是宫怨佳作。
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个昨夜得承新宠的汉宫女子,擅长歌舞,犹如(或者干脆就是)当年平阳公主府上歌女出身的卫子夫,成了汉武帝的新欢,以至于遗弃了结发的陈皇后。露井,指没有遮盖的井。露井桃开,可见已届春暖,但皇帝犹恐帘外春寒,给这位新欢特赐了锦袍。诗人通过这一处的细节描写,来呈现新人受宠之深。 未央前殿、平阳歌舞,这些典故说明,诗人写的就是汉武帝宠幸卫子夫这桩汉宫故事,但新人得宠、旧欢遂绝的悲喜剧,在每代王朝的后宫都要上演,所以,它也并不一定是特指——汉宫可以是唐宫,未央殿可以是长生殿,卫子夫可以是杨玉环。当然,从时间上来说,唐玄宗和杨贵妃故事发生的时候,王昌龄已近暮年了,要坐实这首诗是写李、杨故事,并没有更多的依据。
李商隐有一首《宫辞》:“君恩如水向东流,得宠忧移失宠愁。”后宫女子得宠和失宠的故事并不新鲜,她们的患得患失也很符合人性。但王昌龄这首宫怨诗更特别些,它明面上写的是新人得宠,一派风光明媚、君恩正盛的场景,但这是从失宠者的视角铺叙的,这个场景出自失宠者的听闻和想象。月亮无知无识无情,但在失宠者看来,君王宠幸新人的未央殿前,月轮都比别处要高,是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可即的所在。这是相当高明的处理手法。
就整首诗而言,正如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里说的那样,“王龙标绝句,深情幽怨,意旨微茫”,“悠然可思,此求响于弦指外也”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专业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